汉风1276_574章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74章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第3/8页)

忙哥帖木儿呢,他是术赤的后代,那个孛儿帖被塔塔尔人掳去生下的野种,重视正统黄金家族血脉的漠北诸王绝不会接受一个野种的后代成为蒙古大汗;伊儿汗阿鲁浑。则是大元朝最稳固的支持者之一,而且目前波斯人起义烧得他恨不能插上翅膀飞回波斯,对汗位根本连过问一下的兴趣都没有了。

    惟有月息部的“背叛”,让忽必烈感到了深深的寒意,因为,这是第一个不因汗位之争而倒向大汉帝国的蒙古部族!

    乃颜,势都儿,哈丹,将来或许还会其他人和大汉帝国联合,但他们的目的很明确,蒙古帝国的大汗之位——汗位之争好办,这本来就是争抢权力和利益的斗争,斗争的主线从蒙古帝国建立的那一刻,不,上溯到鲜卑、柔然、突厥、匈奴,草原民族内部的汗位之争就从来没有断绝过,忽必烈相信,在这种传统的竞争中,合从连衡、纵横捭阖,自己总能占据优势,将汗位牢牢的握于掌中。

    月息部的“背叛”,则开启了另外一种模式,完全不涉及汗位之争,而是因为贸易、征税、贡献兵饷等问题,抛弃了他们已效忠近百年的蒙古帝国,几乎毫无留恋的转身投入大汉的怀抱。

    在此之前,忽必烈相信自己不管怎样横征暴敛,“长生天降下黄金家族统治全世界”的说法早已深入草原民族的内心深处,他们绝不会反抗、更不可能投入敌人的怀抱,至于汗位之争嘛,那是黄金家族自己的事情,和牧羊人没有任何关系。

    事实上,近百年的草原上,这一信条都得到了完美的执行,马可.波罗曾记载“大汗派出一名使者挟带着他的敕令,哪怕万里之外的将军、长老、族长,命运都取决于大汗的心意,单身一人的使者仅凭一份薄薄的敕令,便能斩下统兵大将的头颅,没有任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