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90 (第2/4页)
新兴坐在城阳另一边。 左右看了眼,只识得几位相熟的娘子。这些娘子皆梳着妇人髻,就是有几张稚嫩的脸孔,也展现了少妇的风韵,大多爽利,也明显符合城阳相交的口味…… 才刚入座,就有侍女端着熏rou及果子,又备了一壶酒,还搁了盘切下来拼盘的瓜瓤,都是去了籽的,极为周到。 “还没与你说,此番吴王妃萧氏随行,我与你引荐。”城阳说道。 吴王李恪的王妃萧氏实际上是继妻,原配杨氏年纪还轻的时候就已薨。现在的这位吴王妃萧氏已为李恪育有三子,算得上极有福气了。 话落,就对新兴下首的娘子一笑,那娘子得了示意,举了手中的酒盏,道:“久仰孙良娣,遥祝福禄安康。” 吴王妃话说得工整,并不显得热络,如此,孙茗更加自在,举了酒杯,一饮而尽。 此时,新兴借着酒意,与左右巡了酒,就行到孙茗身边落座下来,不一会儿,两人就咬起耳朵来。 “这吴王妃出自梁朝帝室,此前一直同吴王身在封地,也是因先皇过世,才回长安祭奠。”新兴把所知的娓娓道来。 暗道这吴王连着两任皇妃都出自名门,他自己本身父与母皆出自唐、隋皇族帝裔,身兼李唐、杨隋、独孤氏三豪门血脉,实在难能一见,天生就是极贵重的命格。何况早就听人言,李恪素有贤才,能文擅武,怪不得曾受拥戴,举荐他为太子了…… 按照客观立场来看,李恪也算天之骄子,在当时立李治为储君的时候,李治年纪尚轻,堪堪十五罢了,但李恪已经二十五,正是最意气风发的年纪。若当时李治年纪再小个几年,保不准太子之位就给李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